餐馆加装油烟净化器 楼上住户终于能开窗了
火锅、烧烤、面馆、炒菜……餐饮种类各式各样,成就了重庆的一张张美食名片。然而,有的餐饮店没有配套建设专门的排油烟道就“开伙”,有的尽管资质证件齐全也难免有气味飘出,成为附近居民呼吸的痛。餐饮便民但油烟扰民,怎么办?
烦恼多!
饭馆油烟乱排,居民不敢开窗
7月15日,南岸区接到中央第四生态环保督察组市民投诉称,长生桥镇长生路88号世纪花园小区1栋4单元2—4楼下顺欣饭店烟道安装在小区,油烟将墙体熏黑,味道难闻。
记者走访发现,世纪花园属于老旧小区,未设置专用烟道,临街餐馆门店均需自行安装烟道排放至室外,顺欣饭店手续齐全,但烟道安装不规范,影响了居民生活。
实地调查后,长生桥镇迅速召集规建环保办、综治办、物业办、同景社区等专题研究,并同时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责令整改。“该整改就整改,我们将严格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安装油烟净化设施,还楼上住户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空间。”餐馆老板王良文说。
7月23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现场,餐馆二楼加装的油烟净化器已安装完毕,小区楼房外墙上的烟道已进行延长。餐馆经营时所产生的油烟,经过净化器的处理后,通过外墙的管道直接从楼顶排放出去。
“之前我们住在楼上天天受油烟气味呛鼻,窗户都不敢开。”小区一位王姓住户说,现在可以打开窗户了,晾的衣服也没有油烟味了,出门也没那么呛人了。
整治快!
两餐馆未安净化装置被责令整改
巫山县净坛一路水利公寓的不少居民,也深受油烟味的困扰。“楼下餐馆都比较‘重口’,几乎每天家里都能闻到油烟味,太难受。”一业主倒苦水说,餐馆每天早上6点多就开始营业,晚上很晚才关门。
7月15日,接到投诉件后,巫山县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水利公寓5号楼、6号楼楼下餐馆进行现场检查,投诉人反映的情况部分属实。
“共有七家餐馆在营业,其中两家餐馆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现场执法人员介绍,锅锅香餐饮店、万州毛儿炸酱面、黄桷树乔妹歪格格餐饮店、杜岷山铁板鱼庄、非吃不可烧烤店等5家安装有油烟净化设施,现场检查时正常使用;而老太婆摊摊面庄、宏霞烤鱼店两家则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
两家餐馆油烟肆意直排,执法人员现场责令整改。7月19日,巫山县生态环境局对其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与行政处罚事先(听证)告知书。目前,两家餐馆均已在网上购买了油烟净化设施,到位后立即安装。
为啥多?
饮食习惯、监管等多方原因所致
餐饮油烟的投诉,为何如此多?小区油烟的难题,怎么来破?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副所长张丹介绍,重庆餐饮业以川菜系为主,爆炒、煎炸居多,油烟较大,且大都喜好麻辣等口味,嗅觉刺激明显;同时由于我市特殊地形、用地条件限制以及为方便居民日常生活等原因,餐饮业布局较为分散,早期的建筑并未规划建设专用烟道,加之部分历史遗留,仍有部分餐饮业选址位于商住综合楼与居住层相邻楼层。
“现有法律法规均侧重于事后监管,未能在事前、事中阶段就对餐饮业经营者提供有效指导和监督。”张丹指出,除了饮食习惯与历史条件限制,监管难也是餐饮油烟投诉增多的一大原因。
为此,张丹建议,需要进一步协调多方力量,做好油烟排放的管控工作。源头上,在建筑设计初期就充分考虑店铺满足各种业态需求预留专用烟道;同时,餐饮业经营者应当了解并熟悉相关法律法规,选择规范的地址,主动安装与其规模适配的油烟净化设施或其他污染防治设施,规范排放;小区物业需要配合做好指导监督,业主发现问题及时报给职能部门。
如何治?
开展餐饮业油烟污染深度治理
如何才能长效解决餐饮油烟污染?目前有何动作?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餐饮油烟防治。去年7月,印发实施了《重庆市餐饮油烟污染整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方案》指出,2019年度我市将以重点景观节点、餐饮聚集区及餐饮油烟问题投诉热点区为重点,扎实推进油烟污染治理,同时发挥奖励资金激发带动效应推动整治工作,继续向餐饮业发放《重庆市控制夏秋季臭氧污染打赢蓝天保卫战告知书》,尽可能减少餐饮油烟排放量。
具体来说,2019年,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餐饮业油烟污染深度治理不少于2000家,开展公共机构食堂治理不少于1200家,并投入3000万元市级“以奖促治”,用于奖励餐饮业经营者开展餐饮业油烟深度治理并低于地方标准排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